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宣传

【芜湖日报】阻断评标中的“悄悄话”“暗操作”

一道“小舱门”守住公平“大市场”

阅读次数: 编辑:刘娟 来源: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07-02 09:16 [字号:    ]

本报讯(记者 陈旻 张锐)6月24日上午,走进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工程项目领域的评标专家何清刷身份证进入一个“小单间”,即将在这里开始她的评标工作。既没有过去多位专家同场评标的影响,又可以方便使用信息化系统,在这里,何清评一个5000万元以下的标不到2个小时就完成了。

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最怕存在“人为干预”“暗箱操作”等问题,优化市场环境,建立统一规范、阳光透明、利企便民、廉洁高效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必然之路。从何处着手,从哪里实现?

“评标专家是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过程中的‘阅卷人’和‘裁判员’,他们的专业性、权威性、公正性直接影响评标结果。”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交易监督科科长李萍说。而何清之前评标进的“小单间”,正是芜湖为了招投标公平性而创新性建设的“智能评标舱”。

专家只身进入,不需要纸质材料、评标全程在线,不仅评标专家、业主代表彼此互不见面,评审过程中如确需交流,也会在音视频监控下在线会商并被系统详细记录,有效阻断评标专家间的“悄悄话”。“这种‘一人一舱’的设计从物理上隔断了专家与专家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了可能的干扰和偏见。专家之间的沟通完全通过线上交流方式进行,确保了评审过程的独立性。”李萍说,“同时评标过程全程留痕,这为我们后续的监管和审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专家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伴随着评标舱的建设,芜湖市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的合作伙伴在不断壮大,评标专家的“蓄水池”也在不断充盈,从全市扩展到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通过统筹共享跨区域专家资源、场地资源,将各地连接成“评标评审”一张网。同时,统一的评标平台和系统能够实现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交易更阳光”。今年以来,芜湖市已开展150宗远程异地评审项目,参与各地专家280人次,交易金额达71.43亿元,成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与受益者。

“对我们企业来说,最怕的就是招投标不透明、不公正。但现在在芜湖评标,从专家到评标过程,都可以保证我们每一个投标人能够公平地参与到每一个项目的投标中去,而且我觉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芜湖投标保证金减免、‘零提供’企业证照、无纸化递交投标文件等举措,不仅实实在在给企业降低了投标负担,也让我们由衷地放下了心里的负担。”正来参与投标的芜湖城市建设集团经营部部长詹文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