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三赋能”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打造数字交易新生态。坚持“互联网+交易服务”模式,完成系统优化及功能开发216项,10个方面27个点实现招投标全过程全环节“不见面”,2024年帮助市场主体节省费用约6700万元。建立远程异地评标跨区域协同机制,拓展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城市52个,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制度赋能,打造阳光高效主阵地。新出台、修订、调整优化19个制度规则,探索推出投标关键信息标中、标后“双比对”机制,将防范关口前移,有效避免中标候选人“带病上岗”。制定建设工程、政府采购负面清单85条、招标采购人负面清单60条,做到“清单之外无例外”。落实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等措施,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中小企业参建项目占比81%,中标金额约63%。
服务赋能,打造交易服务新标杆。围绕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做优交易服务,对进场交易项目实施平台见证全覆盖。完善示范文本44个,新增交通、水利工程、政府采购15个全流程电子化模板,实现交易全流程归集、标准化立卷、网络化调阅。实施数据信息“结构化改造、颗粒化管理”,减少市场主体填报13项,固化必填字段5项,12个字段信息实现数据复用。将109个检测点植入合法合规性、营商环境等五个模块,对异常情况动态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