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发布时间:2021-06-08 16:26信息来源: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阅读次数:编辑:刘娟 字体:【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

20215月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一、 交易市场稳步递升

二、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三、 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四、 交易服务不断优化

五、 交易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节 存在问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平台整合共享推进工程

第二节 交易平台信息化提升工程

第三节 交易服务效能提升工程

第四节 交易监管现代化水平提升工程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体系建设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节 加强文化氛围建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流程更加科学高效,交易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特编制《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该规划是市公共资源交易发展的目标性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规划,从整合交易平台、集中监督管理、统一交易规则、强化科技应用、拓展交易领域、加强诚信建设等方面为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发展提出明确的框架,为建设“市场区域化、交易智能化、服务标准化、监管体系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发展目标奠定基础,旨在为“十四五”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发展指明方向,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一、交易市场稳步递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成交总金额1363.08亿元,在全省排名中游。市本级及县区限额以上项目全面进场交易,累计完成省、市级重点项目150个,成交金额超168.73亿元,先后保障过江隧道、轨道交通、芜宣机场、商合杭芜湖段、芜湖长江三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顺利实施。

二、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实行“一委一局一中心”管理模式,推动决策权、执行权、监管权相对分离又相互制约。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整合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的行政处罚职责,由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集中行使,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基本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项目全面进场交易。建成了集IBMS管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专家行为轨迹分析、手机检测系统于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新场地;完成市县区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建设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监督平台;在全率先开放电子服务系统接口,积极对接通过检测认证的第三方交易系统。配合实现全省统一的交易主体库及各交易主体、评标专家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全省互认

四、交易服务不断优化

“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理。在省内率先实现交通、水利等类别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投标电子计价软件接口制定,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工程建设领域电子交易全覆盖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推进全流程的信息化,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通过电子服务系统、电子交易系统,实现全程电子化招投标、远程异地评标、网上商城采购等“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功能,全程电子化项目交易率平均已达95%

五、交易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围绕标前、标中、标后管理的关键环节,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成立公共资源交易执法支队,建立起综合监管体系,全面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监督运用大数据技术打击串通投标典型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并向全国推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标后履约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投标人(供应商)不良行为信息记录披露管理办法、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重要制度文件出台,实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推动了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及集体决策制度等文件的制定,有效规范执法行为,强化廉政风险防控。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总体呈现活力增强、效率提升、监管加强、影响放大的良好态势,得到了国家和省发改委充分肯定。但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招标采购人履行职责不到位;二是交易效率不高;三是社会代理机构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现象;四是交易风险防控措施仍需加强;五是交易监管还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六是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不足;七是法律、经济等专业人才梯队不合理,人才培养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

“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和监管,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不断开启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升级版新篇章。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推进“六个一流”模范机关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交易平台,着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和效率,着力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打造“四个名城”、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鼓励社会参与。统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和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应尽必进,扩大平台范围。根据全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指引,调整交易目录清单,加快推进清单内公共资源平台交易全覆盖,扩大平台覆盖范围,实现清单内公共资源交易必进平台实行市场化交易。

坚持规则统一,平台整合共享。按公共资源类别统一全交易制度规则,大力推进交易、监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大市场,促进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充分共享。

坚持公开透明,推进协同监管。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信息公开,保证各类交易行为动态留痕、可追溯。大力推进部门协同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外部监督作用,确保监督到位。

坚持科技赋能,做到利企便民。深化“放管服”改革,突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将区块链等最新技术引入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推动交易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坚持“立足芜湖、面向全省、辐射三角”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区域性、综合性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到2025年,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围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依托大数据平台,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各类公共资源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交易目录范围进一步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全面实施,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全面形成。公共资源交易流程更加科学高效,交易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违法违规行为发现和查处力度明显加大,串通投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服务能级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继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运行,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力2025年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

——整合共享深入推进。“十四五”期间,对标对表沪苏浙,共同推进专家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享,制度规则、技术标准高度统一。2025年,与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形成公共资源交易互通共享,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一流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十四五”期间,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以及多元共治等新型监管机制逐步完善,覆盖标前、标中、标后的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智慧监管,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全面实施,形成统一规范、权责明确、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系;

——科技应用持续增强“十四五”期间,公共资源交易的创新和突破将“5ABCDM”(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与交易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决策”、“数据监管”、“数据服务”。到2025实现大数据分析系统升级优化,为各类市场交易主体提供数据服务,推动交易更加高效化、透明化

——营商环境显著优化。“十四五”期间,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交易环节大幅简化,交易活动规范有序,交易成本明显降低,交易监管协同高效,交易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到2025年,第三方评估的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至99.5%以上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平台整合共享推进工程

推进交易目录全覆盖。随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的不断深入,依据国家和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指引,优化和调整进场交易目录内容和范围,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持续推动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林权等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农村集体产权等资产股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以及特许经营权纳入平台进行交易。整合国有产权交易,开发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将其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延伸综合服务功能。通过与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合作,提供涵盖产权界定、价格评估、流转交易、担保、保险等业务的综合服务。探索构建要素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渠道、全链条金融服务,助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分类完善统一规则。持续完善招标投标、自然资源资产转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范。建立和完善涵盖交易组织、交易流程、交易行为、专家管理、投诉举报处理等内容的统一公共资源交易规则体系,分领域编制交易标准文本,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市场主体、评审专家、数字证书、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在长三角区域共享互认。跨区域专家资源共享、交易信息互联以及异地评标等方面的工作机制。跨省远程异地评标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电子标书、远程评标、在线监管、异地协作,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资源共享。推进长三角地区公共资源交易联盟区块链存证工作,开发相关区块链应用,为各交易主体、行业主管部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供特色化服务;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员更大范围流通,加强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软联通,强化合作机制建设。

加强数据资源互联共享。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功能,统筹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资源,加快推动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统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系统资源,为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常态化,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提供技术保障探索使用区块链技术,逐步实现与外省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之间互认互通、安全可信。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公共信用平台、标中标后监管平台等深度融合,实现信息互联、数据共享,为市场主体实施交易、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二节 交易平台信息化提升工程

完善交易平台信息化系统。进一步优化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交易流程和功能模块,积极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国有产权、农权林权系统的建设,对接保证金保函电子化平台,升级不见面开标系统、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保函的应用,探索建立在线投诉处理功能,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比例,推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达到100%。

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系统建设为基础,逐步规范各类交易平台的数据格式标准,打造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为各类平台的业务数据融合打下基础积极探索开展交易大数据分析,为宏观经济决策、优化营商环境、规范交易市场提供参考和支撑;持续升级“芜瑕”大数据分析模型,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并自动预警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完善电子档案系统。建立统一的电子数据归档标准,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在线归档、查阅。优化电子档案存储方式,不断优化完善云档案系统,对不同保管期限的电子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档案管理方式、降低存储成本,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加快区块链、电子保函等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层面的创新应用,加快数据上链、链上应用的开发使用,持续深化政银合作,实现数据跨领域共享共用,实现数据共享、交易存证、身份认证,以及交易主体在线申请电子保函和融资贷款,有效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信息不共享、交易过程存证安全隐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加快新技术场景应用。进一步推进5G技术的网上不见面开标和5G技术的实时监控。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评标,规范专家行为,提升评标效率和客观公正性;推行智能见证服务,提升平台管理水平防范廉政风险;逐步推进掌上移动应用,加快移动数字证书网络(跨地区、跨行业)共享,不断提升市场满意度和便捷感。

开发公共资源交易移动服务。把握5G时代手机掌上交易的发展趋势,构建技术标准统一,开放融合的平台架构,规划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手机掌上交易APP软件的建设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手机掌上交易APP系统,用手机端交易软件整合现有的电脑端交易软件,逐步实现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药械采购、国土交易、国有产权、农权林权业务的全流程手机端“一网通办”,完成对各项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功能的有效整合和融合,提升办事效率和便捷度。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加快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运维一体化平台,强化安全防护技术手段,实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统一网络安全防护,对各类网络攻击威胁和安全事件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第三节 交易服务效能提升工程

完善电子数据规范。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归档地方标准。重点围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领域,优化电子化交易规则、流程、招标(采购)文件范本、技术规范和服务规范,修订完善建筑、交通、水利等分行业统一的信用管理办法及评价标准。

健全平台服务标准化体系适应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字化转型需要,配套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推进线上服务升级,优化交易活动的现场管理,形成统一规范的交易流程,推动交易服务标准化。完善平台内控管理机制,出台标准化服务准则,对各服务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结合省第三方评价制度,构建以评价结果为导向的自我革新机制,加强对各方主体的管理和服务。 

优化精简服务事项不断提升服务效率,缩短办结时限、项目流转天数。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规则及服务流程,精简管理服务事项,对于能够采用告知承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解决的事项,一律取消前置审批或审核环节。结合法律法规要求,有条件地缩短招标时限要求,兼顾效率和公平。健全完善应急采购响应和开启交易绿色通道制度,保障突发状态情况下各类交易的顺利实施。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内先进城市对标看齐,积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联动发展。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落实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法治建设相关举措,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根据《民法典》《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相关制度规则、交易流程做适应性调整。结合两法融合加强法制宣传,倡导公立医疗机构、学校、养老机构、国企等公共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范畴。

 

拓展交易服务模块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网通办”、优化“市县联办”,完成主体信息“全通用,推进“长三角互认”“区域互认”。健全平台拓展服务管理体系,优化企业融资、电子保函等服务工作流程,强化入驻机构运行管理,制定服务拓展工作规划。深化政银合作,引入第三方资金周转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打破条块分割,与市场监管、税务、就业等部门实行信息共享、资质互认,推动相关信息网上实时共享。

推进智慧平台建设。完善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制度体系,结合试点工作经验,形成异地评审工作规程。根据不同项目特点逐步在省内、长三角内、粤港澳城市群间推进常态化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防范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情况发生。推进智能化评审,探索研发智慧交易系统,实现智能化评判投标文件,减少评标评审误差,缩短评标评审时长,缓解评标评审专家压力,降低评标评审质疑率、投诉率,提升评标评审质量效率。探索制定数字化见证服务工作指南,形成数据实时汇聚、全程监控、实时记录的“数字见证”新模式。

 

第四节 交易监管现代化水平提升工程

建设市场主体信息建立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市场主体库,制定各行业统一的信用管理办法及评价标准,强化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公开和运用,把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信用信息归集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全景多维画像。建立跨部门信息交换机制,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交换共享信息,作为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

强化信用监管。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完善行业不良行为认定、披露、惩戒制度,健全工程建设项目交易市场与履约现场“两场联动。将信用信息作为惩戒失信市场主体的重要依据,实行跨部门信用联合惩戒,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治力度。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鼓励企业重塑信用。研究起草公共资源交易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强化信用约束,规范市场行为。

实现在线全程监管。利用智能语音监管系统,实时监控评标现场,智能预警。依托监管平台和平台电子系统及时在线下达指令,实现市场主体、中介机构和交易过程信息全面记录、实时交互,确保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监督留痕、责任可究。

持续推进综合执法。研究制定深化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的政策思路,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体系优化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明确接收、转办、调查、处理、反馈工作流程和要求,合理确定综合执法范围,探索有效的改革模式,统一执法资格和执法标准,提高综合执法效能。

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行业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和综合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推动跨行业、跨区域执法协作,形成促进行业发展和统一市场协同发展的格局。完善不同层级部门之间执法联动机制,科学划分不同层级的执法权限,增强纵向联动执法合力。

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综合运用场内监管、行政监管、纪律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等措施,对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管,形成现场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审计监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监管格局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体系建设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牵头组织,各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构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规划指导和综合协调,分工负责,细化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统筹有效推进市公共资源交易各项工作。抓好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的责任分解和落实,将本规划实施情况纳入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统一管理和协调推进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本规划落到实处。合理调整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架构满足公共资源交易日益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交易制度规则加大公共资源交易统筹,确保组织保障、责任落实、督促考核推进有力。完善制度规则清理长效机制,制定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定期对本市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进行清理并及时公告清理过程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信用体制建设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制定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查询。依法查处有关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企业、个人和评标专家“黑名单”制度并依法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曝光,营造“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良好交易环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本地专家库建设全面提升专家入库、培训、考评、处罚、统计等管理,增加专家抽取公开性、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评标专家和评审专家考核管理标准,规范专家评标费用发放标准和方式,建立健全评标评审专家动态考核管理机制,强化专家责任追究。着力培养和培训大数据人才通过开展与高校合作进行课题研究,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和理论优势,全面打造全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高地”。

                       第 加强文化氛围建设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创建模范机关,落实思想教育责任,打造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题的机关党建文化长廊、以“廉政警示教育”为主题的执法廉政文化园地、以“规范服务”为主题的服务窗口文化长廊和以“依法评审评标”为主题的评审评标室文化长廊,营造“信仰忠诚、廉洁执法、程序规范、服务高效”的一流文化氛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宣传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