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小岗村“大包干”: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

阅读次数: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2021-06-19 15:22 [字号: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一首《大包干歌》,简洁而形象,道出了农业大包干这一壮举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时值夏收,凤阳县小岗村一片片标准化的农田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里麦穗金黄,宽敞的马路上卡车、农机来来往往;穿过费孝通题写的“凤阳县小岗村”的牌楼,沿途黛瓦白墙的村民新居、农家乐餐馆、小超市、传统工坊、“大包干”纪念馆等,构成一幅颇具皖韵的长卷画,乡村振兴银行刚刚挂牌,“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等红色景点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位于江淮之间的小岗村易旱易涝,土层浅、肥力不足,耕作难度大,再加上农业机械化和水利条件差,在1978年以前是著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贫穷村。

1978年农历年底的一天晚上,小岗生产队全体社员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会议决定将土地按人平均包到户,耕牛作价两户一头,农副产品销售任务以及还贷、公共积累等,按人包干到户,完成包干任务后剩余全归自己。

参加商议的18户社员还在一张写有“生死契约”的旧纸头上,一一按上了鲜红的手印或印章。接着,他们连夜抓阄分牲畜、农具,丈量土地,实行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大包干”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解决了人民公社生产经营管理上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弊端,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为我国农村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是小岗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在遭遇罕见大旱的情况下,小岗村仍然取得大丰收。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文革”期间年均产量的4倍;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之前20年产量的总和;交售粮食6.5万斤,自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交售油料2万斤,超过任务的80倍;归还贷款800元,小岗历史上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

1980年5月,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指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大包干”从此有了全国户口。

从1997年开始,不甘落后的小岗村开始了二次创业,建起葡萄种植示范园,引入企业成立安徽小岗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的带领下,开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设施建设、发展旅游业,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的“三步走”发展规划。小岗村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方面全面发展。2012年,并村后的小岗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万元;2013年,小岗村集体收入首次突破500万元。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并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他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几年来,小岗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确权登记颁证的“红本本”,再到“三变”改革的“分红利”,小岗人始终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改革破题,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在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方面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民生福祉等方面不断改善。

截至目前,小岗村建成高标准农田1.3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农机化综合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2020年,全村总产值达10.6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60万元;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600元。